中国酷刑史~鸩毒

中国酷刑史~鸩毒

鸩毒作为谋杀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。公元前656年,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害死太子,设计将鸩毒掺入酒中,并在肉中放入堇菜(一种毒草)。然而,就在太子举杯欲饮之际,晋献公突然出现,并将酒洒在地上祭祀祖先,酒洒落后地面竟然立刻鼓起了大包,这一现象暴露了骊姬的阴谋。虽然鸩毒并非直接导致太子之死,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出,鸩酒的毒性确实异常强大。左传中曾有警示:“宴安鸡毒,不可怀也”,意思是贪图眼前的享乐,就等于是自己在饮毒酒,最终走向死亡。

进入汉朝,鸩毒的使用更加频繁。公元前195年,刘邦去世后,其子刘盈继位。此时,鸩毒成为吕后权谋中的常用工具。吕后曾怀疑赵王如意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,于是设计让他饮鸩酒。她还计划用同样的毒酒对付刘邦的小妻子所生的儿子刘肥。一次宴会上,刘盈和刘肥正在饮酒时,吕后趁机让刘肥喝下毒酒,但刘肥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,声称自己喝多了便退席。尽管刘肥未立即中毒,但他心生恐惧,预感自己终有一日会被吕后所害。吕后不仅如此,还频繁利用鸩毒害死刘邦其他妻子所生的儿子。而篡位的王莽同样熟练运用鸩毒,甚至在公元前3年的腊日里,预谋通过鸩毒在献椒酒时毒死了汉平帝,为自己上位铺平了道路。

鸩毒之所以被频繁使用,正是因其强大的毒性——通过口腔接触毒液,毒性迅速侵入人体,致命速度极快。南唐时期,烈祖李异曾不信任自己的老臣周本,于宴会上赐给他一杯鸩酒。周本感到疑惑,巧妙地装作醉意不再饮酒,并将毒酒倒入另一杯中,向烈祖表示要与其共同饮酒。烈祖面色骤变,不敢接酒,周围的文官们也被这一局面震慑,局势一度僵持。最后,一名知名的艺人申渐高走进大厅,自告奋勇喝下了混合的毒酒,最终因毒性太强当场死亡。

随着鸩毒的残忍与危险,古人逐渐反对这种毒药的使用。战国时期,楚国使者驸马共在一次路途中,遇到了一名专门运送鸩酒的商人,他便花费钱财买下这些毒酒并将其倒入江中销毁。这个事例在古代被视为仁爱之举,广为流传。晋代时,朝廷明令禁止使用鸩毒,甚至在石崇担任荆州刺史时,有人报告他抓到了一只鸩鸟,朝廷对石崇作出了宽恕,但命令将鸩鸟在街头公开处决。

然而,尽管鸩毒受到制止,古代并未彻底杜绝毒药的使用,新的毒药如砒霜等开始成为更常见的选择。在文学作品中,鸩毒的形象依旧存在,《水浒传》中的“鸩杀”便用来描述用砒霜毒死武大郎的情节,尽管此处所使用的毒药并非鸩毒。

③ 鸩毒在明清时期的延续

即使到了明清时期,鸩毒仍被用作谋害他人的手段。明末权臣阮大铖的女儿阮丽珍便在清朝亲王的嫉妒心驱使下,被其毒死。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目睹过鸩毒的使用。在洪武年间,一名锦衣卫厨师王宗因犯错害怕遭到杀害,于是请家人向医生购买毒药。朱元璋得知后,命令毒药卖家当场吃下毒药,而后询问药方及解毒方法,最终为王宗提供解药,王宗勉强幸免。然而,第二天朱元璋却命令将这位幸存者斩首,以示警戒。

④ 鸩毒的消失

随着科技的发展,鸩毒逐渐被更高效、更隐蔽的毒药所取代。今天,鸩毒已成为历史的名词,鸩鸟也早已绝迹于现代的自然界。人们只能在史书中看到它的身影,鸩毒的阴影终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,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换个苹果6s后置摄像头多少钱呢?
365平台客服电话

换个苹果6s后置摄像头多少钱呢?

📅 06-28 👁️ 8199
VMware安装esd格式系统镜像
365在线官网下载

VMware安装esd格式系统镜像

📅 07-03 👁️ 3361
世俱杯刷屏,央视推荐,RGB
bet体育365怎么样

世俱杯刷屏,央视推荐,RGB

📅 07-12 👁️ 43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