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浒传》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。故事开头,梁山好汉的事业如火如荼,在宋江的带领下,即便是朝廷的兵马也对他们无可奈何。然而,最终梁山却以悲剧收场,这和宋江的性格有很大关系。毛主席曾经说过,《水浒传》是本好书,它告诉人们宋江其实是个投降派。实际上,宋江在成为梁山领导人之前,就一心想着投靠朝廷,脑子里满是忠义之念。即便他成了梁山的首领,也没有忘记这一点,他始终希望朝廷能够接纳自己。但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:他自己被赐死可以理解,可为什么要把李逵也一起毒死呢?
从历史来看,《水浒传》里的许多情节是虚构的,但宋江这个人确有其人。他当年是宋朝的一名小官员,从小便胸怀忠君报国之志,满脑子都是忠孝仁义。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,他无法大展拳脚,上层权力结构里也没有他的位置。他一心想进入上层的念头深深扎根在骨子里,最终因为没有其他出路,他才加入了梁山的队伍。
即便宋江身居梁山,也成为了梁山的领袖,他心中对进入上层、被朝廷接纳的渴望依旧根深蒂固。之前梁山好汉多次请他上山,他都拒绝了。在他看来,这是“上逆天理,下违父教”,是不忠不孝的行为。
在宋江的精心经营下,梁山事业迅速壮大,很快声名显赫。正因为梁山的强大,朝廷开始注意到他们,这反而成了宋江进入朝廷上层的跳板。最终,他带领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,实现了自己的上层梦想。然而,宋江在招安之后,本性中的投降者特质再次显露。他为了尽快进入上层阶级,不遗余力地为朝廷效力:“征收辽国,消灭田虎,除掉王庆和平方腊”,几乎为朝廷“两肋插刀”。但无论他多么努力,朝廷依然没有真正信任他。
随着当地农民起义平息,梁山好汉的命运各不相同:有的死去,有的流浪江湖,有的出家为僧。最终只剩下宋江和少数几人时,朝廷再次发动了“飞鸟尽,良弓藏”的计策,赐予宋江等人毒酒。虽然他已经知道朝廷的阴谋,但此时的宋江依然迷惑不清,仍坚持仁义之道,认为“宁可朝廷负我,我忠义不负朝廷”,这种悲哀让人唏嘘不已。
相比之下,李逵则完全不同。他性格直率、行事果敢,经常在宋江面前嚷嚷:“杀去东京,夺了鸟位”。在整个梁山集团中,李逵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人。即便在招安之后,他仍多次劝宋江起兵反抗,重返梁山。宋江清楚,如果自己死后放过李逵,他必然会反叛,在京城掀起风波。为了维护自己“替天行道”的名声,也为了避免梁山的事迹受损,宋江最终决定在自己死前毒死李逵。
总的来看,李逵之死源于对宋江的忠义。而宋江临死时喝下毒酒,也让这位像“黑旋风”般横扫一切的人物一同陨落。或许,李逵的死正是被宋江骨子里投降与懦弱的性格所决定,这也印证了毛主席曾说过的话:“宋江生来就是投降!”各位网友对此怎么看,欢迎留言讨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